时间:1840年—1842年。地点:主要地点包括定海、天津、虎门、广州、厦门、宁波、吴淞、南京等。人物: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国家。中国:林则徐(负责虎门销烟,后被道光帝撤职查办)、关天培(第一阶段的重要英雄人物,后在虎门炮台牺牲)、陈化成(第二阶段的重要英雄人物,后在吴淞之战牺牲)。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到1860年。地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地点主要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具体战役地点包括广州、大沽口等地。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运动,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故事发展:1840年,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英勇抵抗,但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战争失败。故事结果: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丧失关税自主权,香港岛被割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1856年至1860年 地点:战事扩展至中国北部,包括天津、北京等地 经过:英法联军因不满《南京条约》的执行情况,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期间,联军攻入北京,焚毁了圆明园。结果:清政府再次战败,签订了《北京条约》,进一步扩大了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语:First Opium War;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清朝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是满清和英国就英国向满清走私鸦片引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林则徐于1839年在广东强行销烟,中英矛盾逐次升级,而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1、时间:鸦片战争始于1840年6月,结束于1842年8月,英国对中国发动了这场战争。 人物:英国的主要人物有帕默斯顿、查理·埃利奥特、璞鼎查、乔治·懿律和查理·义律。中国方面则有林则徐、关天培、道光皇帝和琦善等关键人物。 地点:鸦片战争主要发生在中国南部沿海城市,如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等地。

2、历史故事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1842年。地点:主要地点包括定海、天津、虎门、广州、厦门、宁波、吴淞、南京等。人物: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国家。
3、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6月3日(鸦片战争) 主要人物:林则徐 过程:英国政府为了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无耻的向清政府贩卖鸦片,林则徐深知鸦片的危害,发动虎门销烟。
4、鸦片战争始于1839年六月的虎门销烟,随后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5、鸦片战争起止时间为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重要战役包括虎门销烟(导火索)、三元里抗英,反抗侵略的主要人物为林则徐、关天培,最终以中国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6、时间: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人物:关键人物包括清朝官员林则徐,他因严禁鸦片而闻名。 背景:这场战争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一次重大冲突。 重大事件: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行动中,焚毁了大量鸦片,这一举动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1、抗日时期的七个重大地点或重要战役发生地分别为淞沪地区、太原地区、南京地区、徐州地区、武汉地区、长沙地区、桂南地区。淞沪地区: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淞沪会战在此打响。中国军队投入80万兵力,日军投入20万兵力。
2、抗战时期重要的战役地点包括: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等地。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的一场大规模会战,地点位于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此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3、可在地图上标注的七个抗日战争重要地点或战役如下: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发生于中国东北边陲的柳条湖村东侧南满铁路附近。当日,日军炸毁铁路并嫁祸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进攻沈阳城,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该地点位于今辽宁省沈阳市北部,是东北抗争史的重要见证。
4、抗日战争期间,部分省份的主要战役如下:山西省:平型关大捷是山西省抗战的重要战役。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省灵丘县平型关进行伏击,取得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林则徐诗词气贯九天 林则徐 名言 全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气贯九天,雅正是高;风传万里,守清为芳。意思:气魄(或者正气)贯穿九天云外,也就是气薄云天。唯有正直才是高尚无与伦比的。风格或者说风气传播万里,留住清纯才是香甜美好的。林则徐。(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为自己府衙所写...